在没有硬盘之前,我们如何存储数据资料?纸张或者甲骨文是年轻网友们能想到的答案。在50多年前,那是一个普遍应用打孔卡的时代,直到一个庞然大物的诞生。
硬盘最初形状类似一个大书柜,它由50张24英寸盘片组成,容量只有5MB。而现在硬盘的形状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它可能只有“大书柜”里的某个零件一般大;硬盘的容量也达到4TB之多。下面我们来解读4大不同种类的硬盘,见证它们的不同性能。
图片说明
本文首页第一张焦点图里有四块硬盘,它们分别代表四大不同种类的硬盘,它们的形状、接口、容量、性能既有共性,也有个性。
1、形状:它可能是一块显卡
传统机械硬盘类似一个方方正正的板砖,它是废品回收站的最爱。因为这个板砖是一个铸造的铝合金壳体,用于保护硬盘和散热。它的最新形态却神似一张显卡,而且它真的可以插在显卡接口。
2、接口:SATA不够用!
IDE接口曾一度大行其道,直到SATA接口的异军突起,我们喜欢SATA的最初原因可能是它的数据线更小。然而固态硬盘导致SATA接口的速率无法满足它,逼得它走PCI-E总线。
3、容量:4TB都给挤爆棚!
机械硬盘无论读写多慢,它始终拥有最大的存储空间,比如现在的4碟4TB硬盘和即将到来的4碟5TB硬盘。真正让硬盘感到恐惧的是网速,20兆宽带一天24小时不停下载,不足一个月就能塞满机械硬盘。
4、性能:视频拷贝更省时!
本文的重头戏,容量和性能是硬盘的两大显著特征,硬盘既要装东西多,还得性能好。否则4TB硬盘以200MB/秒的速度传输视频,得多么考验人们的耐性啊。如果这个速度快10倍,我们就不用等的那么痛苦。
别担心,千兆级/每秒的PCI-E SSD能满足你的需求,未来SSD发展方向可能会倾斜于PCIe接口。那么4大种类的1T硬盘长什么样子,我们将在第二页进行分析:
推荐经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