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推荐
ZOL首页 > 内存硬盘 > 新闻 >

乘虚而入的学问

Deskstar 7K400冷饭热炒的成功作

存储时代 【转载】 2004年04月27日 09:29 评论

    乘虚而入的学问

    由于Deskstar 7K400并没有任何技术上的突破,而只是现有产品系列在容量上的延伸,其市场寿命不会很长,今年晚些时候,更高单碟容量的硬盘出现之后,人们很快就会将它遗忘。

    不过,也有人并不赞同上述观点。他们认为,HGST以增加盘片数的方式来实现400GB,目的在于延长单碟80GB产品的市场寿命,今年不会推出单碟容量更高的产品。

    让我们用事实来说话。去年秋季IDF期间,希捷将Barracuda 7200.7的最大容量从160GB提高到了200GB。与HGST的做法不同,希捷靠的是单碟容量增加25%(80GB→100GB),最大面密度由56.3Gb/sq上升至68.5Gb/sq。换言之,HGST如果也这么做的话,Deskstar 7K250就会变成Deskstar 7K300,而Deskstar 7K400则会是Deskstar 7K500!

    当然,100GB与80GB太接近,不足以换代——还像刚才说的,换代的标准起码是120GB。面密度再提高,今年能做到吗?10000RPM和15000RPM硬盘都做到了,7200RPM为什么不行?

    您可别说我给气糊涂了,比Deskstar 7K400早半个月发布的“本家哥哥”Ultrastar 10K300身为10000RPM硬盘,面密度并不在7K400之下,这难道不令7K400汗颜?为什么说10K300的面密度大?我们算算这笔帐:10K300也用了5碟封装,别看容量“才”300GB(单碟60GB),可人家的盘片直径是3.3英寸,比7K400的3.74英寸小了一大圈,所以最大面密度(61Gb/sq)并不逊色。

    Ultrastar 10K300还不算什么。就在Deskstar 7K400发布前两天,富士通也发布了自己的10000RPM 300GB硬盘MAT系列。MAT盘片直径与Ultrastar 10K300相当,但少用了1张盘片,单碟容量达到75GB,最大面密度75Gb/sq,甚至超过了单碟容量100GB的200GB Barracuda 7200.7的水准!也就是说,10000RPM硬盘的盘片都已能够等效于7200RPM硬盘的100GB盘片,后者单碟容量冲上120GB还算什么难事么?

    其实,从Ultrastar 10K300与MAT系列的对比中也可以看出,HGST在3.5英寸硬盘市场上已“堕落”为“单碟容量跟随者”(2.5英寸移动型硬盘是它的长项,但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之内)。照此发展下去,在新一轮3.5英寸ATA硬盘的竞争中,HGST很难走在前面。因此,趁着现在还有这么一段时间差,翻出5碟封装的“冷饭”炒出一个“最大容量”,倒不失为提升品牌形象的好方法,至于产品本身能有多大市场已经是次要的了。

    后记

    HGST网站上发布Deskstar 7K400的新闻标题是“400GB hard drive makes Hitachi the capacity king”。确实,最大容量是最重要的事实,这也是日立掌握IBM硬盘部门以来(Deskstar系列)最为重要的正面宣传。身处DVR应用最发达的日本市场,HGST发布这样一款产品理所当然。只可惜的是,这个产品所采用的技术并没有与时俱进。HGST暂时取得了整体容量的领先,但当竞争对手继续推动单碟容量的提升之时,7K400的性能、成本、功耗等方面将处于明显劣势,有消息说,HGST将在单碟120GB产品中继续沿用5碟设计,看来今年“容量之王”大有成为Deskstar系列关键词之势。

给文章打分 5分为满分(共0人参与) 查看排行>>
上一页 1 2 3 
本文导航
  • 第3页:乘虚而入的学问
频道热词:CPU  固态硬盘  移动硬盘  
视觉焦点
TOP10周热门内存排行榜
  • 热门
  • 新品
查看完整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