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晨,阳光正好,女票轻轻贴近你耳边,温柔地对你说
看着女票娇羞的眼神,你瞬间感觉男友值MAX,于是开始滔滔不绝地给她科普
结果还不到两分钟,女票就打起了呼噜,那么问题来了,女票为什么睡着了呢?
请抢答!
如果是第一种,别折腾她了,让她休息吧
如果是第二种,那你就要换一种姿势(说法)了
科普内存条的正确姿势
根据电脑各部位的工作原理和分工,我们可以将CPU比喻成一个加工车间,硬盘是储藏各类原材料(数据)的大仓库,加工车间效率高,能够快速处理各类原材料,但是仓库的原材料堆放无序,并且运输到车间的路又长又窄,速度和效率上都无法满足车间的加工需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工厂在车间和仓库之间建立了一个中转站(内存),专门负责协调两者之间的速度差异
中转站全部采用机器化,并预先将部分仓库的原材料调来按序存放,当车间发出需求指令后,中转站便能快速准确找到相关原材料并及时传送过去,大幅提高车间的生产效率
全机器化和电气化的中转站,意味着一旦出现断电的情况,它就无法继续运转,(内存断电后无法保存数据)
关于内存容量
有时候生产车间需要加工的原材料过多,(运行的程序多),中转站无法周转得过来,最有效的解决方法就是扩大中转站的规模,让更多的原材料能够储藏进来,(增加内存容量,可以启动更多的程序)
但中转站也不是越大越好,具体的规模由工厂的市场定位(电脑的用途)来决定
关于内存频率
原材料需要通过货车才能运输到车间,我们可以将内存频率理解为货车的载重量,频率越大,货车单位时间内的运载量也就越多,我们经常提到的内存条超频,就是让这辆货车超载运行,以此来获得更多的运载量(数据传输量)
关于内存时序
中转站统一听生产车间的安排,所以,当生产车间发出调货指令后,中转站就要按照指令去安排原材料运输,但是,中转站接到指令、找到货物并运输到车间的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时序即为内存接收到CPU指令并将数据反馈过去的时间),如果中转站在这个过程花费的时间越短,说明它的工作效率越高,(内存时序越底,性能越强,反之则越弱)
关于内存电压
中转站的部分机器为国外进口,拥有更高的功率和运转能力,但是它们的额定电压与国内的不同,需要另外加压才能正常运行,(内存在超频时,通常需要加大电压才能稳定运行)
关于散热器
中转站的机器在运转过程中,散发出大量的热量,(内存高速读写时会产生热量),降低运转效率,于是工厂就给中转站加装了散热器,让机器产生的热量通过散热器散发出去,(如今内存的散热器除了散热,还具有美观的作用)
关于单双通道
中转站到生产车间原本只有一条路,工厂觉得交通不便,运输效率低,于是就再建了一条道路,让更多的运输车辆可以往来,(双通道内存可以成倍提升读写速度),这样整个工厂的效率自然就提升了
看到这,你知道怎么选内存了吗?
1.容量优先,优先满足容量的需求;
2.双通道其次,普通内存组建双通道也有近两倍的提升;
3.高频率(3000MHz及以上)可以起到稳定和优化的作用,不要指望它能提高游戏帧数,但间歇性卡顿一定会大幅减少甚至消失;
4.内存频率是CPU、主板、内存厂商三方验证的成果,选择频率时最好查询CPU、主板官方提供的内存支持频率(一般产品官网可查);
5.看频率时不能忽略时序,只有高频率+低时序的性能和超频潜力才更强大;
本文属于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MEMO研习社 大一点快一点 秒懂内存条//memory.zol.com.cn/699/69904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