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计算机产业和过去相比已经有了质的飞跃,在NVIDIA豪言壮语“每六个月发布一款新的GPU”的支配下我们甚至已经跟不上显卡的发展脚步了;内存也毫不示弱,紧随着CPU和GPU的脚步,无论是双通道还是三通道,都完全可以满足系统的需要;而作为计算机系统核心配件之一的硬盘的情形却不容乐观,硬盘的内部数据传输率始终未能得到提高,导致整个系统的性能都会受到影响。因此,已经形成了IT界公认的一个严重制约电脑整机性能的瓶颈!
硬盘就像是沙漏中最细的部位
既然单凭硬盘厂商无法从内部解决磁盘传输瓶颈问题,那么就只能从外部想办法了。1988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D.A.Patterson教授提出的廉价冗余磁盘阵列(Redundant Array of Inexpensive Disks,简称RAID)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问题,简单的说,RAID是一种把多块独立的硬盘(物理硬盘)按不同方式组合起来形成一个硬盘组(逻辑硬盘),从而提供比单个硬盘更高的存储性能和提供数据冗余的技术。根据RAID所采用的方法不同,可以将其分为许多种。这里我们只介绍能够大幅提高硬盘传输速率的一种——RAID 0。
RAID 0又称为Stripe或Striping,它代表了所有RAID级别中最高的存储性能。RAID 0提高存储性能的原理是把连续的数据分散到多个磁盘上存取,这样,系统有数据请求就可以被多个磁盘并行的执行,每个磁盘执行属于它自己的那部分数据请求。这种数据上的并行操作可以充分利用总线的带宽,显著提高磁盘整体存取性能。
如今硬盘价格大幅下调,购买两块相同容量的500GB或者640GB对于很多用户来说已经不算是奢侈品,所以通过组建RAID的方式大幅提升整机性能可谓见效明显。那么下面笔者分别以目前比较主流的790GB和P45为例,分别介绍一下组建RAID 0的具体步骤,相信即便您是一个菜鸟也一定能够学会。
【每日焦点】《潮人最爱 金邦四相星座优盘选购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