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证实:机械硬盘厂商收购SSD企业
昨日网络疯传“希捷将收购SSD产业巨子OCZ”消息,一时间网络沸腾。的确,财大气粗的希捷在2012年的第一季度营业收入就高达44亿美元,第二季度可能突破50亿美元,两个月前希捷花费1.86亿美元收购了奢侈移动存储厂商莱斯(LaCie)。希捷有充足的资金购买它所感兴趣的技术和企业。
SSD谣言再起!希捷钱再多也不会收购OCZ
为此ZOL中关村在线求证希捷相关部门人士,确认“希捷将收购SSD产业巨子OCZ”这个消息为谣言。
众所周知,SSD固态硬盘即是一个高科技产品,同时也是一个技术含量很低的组装产品。SSD之所以是高科技产品,因为SSD的主控和闪存芯片具有极高的科技含量。SSD主控本身是一个多核处理器,闪存产业追求的极致高精密度,我们可以想象19纳米究竟有多小,不难得知主控和闪存绝不是一般的厂家所能研发生产。
同时固态硬盘又是一个技术含量很低的组装产品,它的结构和优盘类似,山寨厂家轻易组装固态硬盘。
●证实:机械硬盘厂商希捷收购SSD企业
那么希捷有没有收购过SSD企业呢?答案:有!希捷的首选目标是研发主控芯片的SSD企业。至于闪存,希捷收购三星硬盘业务,三星握有份量不少的希捷股份,同时两家属于战略合作关系,三星向希捷提供闪存和缓存。
OCZ自主研发的Indilinx Everest 2 主控芯片
6月26日,希捷和DensBits签署战略协议,开发自主知识产权的主控芯片,携手为消费及企业级市场开发固态硬盘。
希捷暂无必要收购类似OCZ这种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控芯片,价值不菲的SSD企业。
注:OCZ的上一季度的固态硬盘营收为1.065亿美元。
2争论:固态硬盘取代机械硬盘
正方:固态硬盘大幅跌价,业内人士指点江山称固态硬盘将取代传统机械硬盘,并举出“柯达因循守旧最后破产”的例子佐证。
反方:希捷CEO卢克佐说出“固态硬盘永远无法取代机械硬盘”的豪言。
部分网友认为卢克佐说的是狂言。实际上卢克佐这番话是说给固态硬盘工厂CEO们听的,我们需要分析他说这番话的动机和目的,支撑他说这番话的底气在哪里。固态硬盘能不能撼动机械硬盘的地位,则需要对整个存储市场进行剖析。
●市场
硬盘/闪存厂家2012年第一季度财报 | |
厂商(产业类型) | 季度总收入 |
希捷科技(传统硬盘厂商) | 44亿美元 |
西部数据(传统硬盘厂商) | 30亿美元 |
三星(闪存制造商) | 16.23亿美元 |
东芝(闪存制造商) | 15.74亿美元 |
美光(闪存制造商) | 6.79亿美元 |
海力士(闪存制造商) | 5.5亿美元 |
英特尔(闪存制造商) | 3.65亿美元 |
通过上叙统计,2012年第一季整体闪存品牌供货商营收为47亿9千1百万美元,仅比希捷科技略多。无论规模效应,还是营收,闪存产业均无法和传统硬盘产业相提并论。
泰国洪水导致机械硬盘价格暴涨,沉重打击整个IT制造业。假设固态硬盘遭受突发事件而严重停产,对IT制造业的影响却微乎其微。根据Thomson Reuters I/B/E/S的调查,固态硬盘市占率已遭希捷、西数等传统硬盘厂商的侵蚀。
机械硬盘市场的复苏,主要是因为硬盘价格下跌,容量大幅提高,容价比提升,同时单碟1TB技术提高50%的硬盘性能。
●应用
(图) 2011年中国固态硬盘市场不同容量产品关注比例分布
在台式机市场领域,机械硬盘可以独立完成存储任务,而60-128GB固态硬盘暴露出性能有余,容量不足的毛病。此番固态硬盘降价,用户购买60-128GB固态硬盘主要作为系统盘使用。
在笔记本市场领域,以日立Z5K500 500GB本盘为例,零售价格仅330元。单碟500GB技术帮助2.5英寸机械硬盘急速扩张市场份额,它对固态硬盘造成冲击。在强调便携性的电脑设备,比如超级本和平板电脑,固态硬盘则强势压制机械硬盘。
●关系
固态硬盘和机械硬盘并不是水火不容的关系,它们恰恰是互补的关系。“存储”顾名思义,其首要任务在于增加容量,其次是提高性能。传统机械硬盘突出超大容量,强调容价比;固态硬盘的强项在于其性能,突出性价比。
综上所叙:机械硬盘与固态硬盘优劣互充。机械硬盘在2012年的显著特征是容量翻倍、价格回落,提高性价比和容价比的机械硬盘又是固态硬盘的温柔敌人。不但闪存行业面临内存转产跨行业的竞争,就连固态硬盘产业还得面临跨行业的竞争,并且所受威胁更大。
3结局:SSD后期穷途末路?
第一款SATA3.0固态硬盘 镁光C300诞生到现在已有2年时间,最近日立和希捷开发出SATA 12Gbps速率固态硬盘。MLC的闪存工艺从34nm到目前最先进的19nm。闪存类型也发展到SLC、MLC、TLC三种规格。
然而另一个严峻的事实,SSD的速度越快,容量越大,寿命却在不断大打折扣。随着闪存的制造工艺越高,堆栈的层数越多,后期的容量、速度、寿命受到的制约越大。
通过磁盘阵列提高性能的PCI-E接口的固态硬盘
另外一则新闻也证明了这一观点:
加州大学和微软的研究发现,随着芯片尺寸缩小,NAND Flash记忆体会出现显著的性能退化。当电路尺寸从今天的25nm缩小到6.5nm,SSD的延迟会增加一倍。
加州大学的研究生Laura Grupp说,他们测试了7家SSD供应商的45种不同类型NAND Flash芯片,这些芯片采用了72nm到25nm的光刻工艺,发现芯片尺寸缩小伴随着性能退化和错误率增加。TLC (三层存储单元)NAND的性能最差,之后是MLC(双层存储单元)NAND和SLC(单层存储单元)NAND。研究人员说,由于性能退化,基于MLC NAND的固态硬盘难以超过4TB,基于TLC NAND的固态硬盘难以突破16TB,因此固态硬盘的未来之路可能在2024年到头。
SLC NAND Flash | MLC NAND Flash | SLC NAND Flash | |
制造成本 | 5美元/1GB | 1.2-1.5美元/1GB | 1美元/1GB |
使用寿命 | 10万次或更高 | 1万次或更高 | 5000次甚至更高 |
存储密度 | 1bit/cell | 2bit/cell | 3bit/cell |
19nm“2bit/单元技术”制造的MLC闪存可以做到单颗128GB容量。今年闪存厂家还将力推“3bit/单元技术”,最大容量可以做到单颗196GB。这就意味着其元件数更小,硅片更少,体积缩小,这个就是我们常说的“短命鬼”TLC闪存,它的制造成本对比MLC闪存能降低30-50%,但是它的使用寿命大家有目共睹。
固态硬盘在前期具有天生优势,后期则逐渐显露弊端,疲态尽显。
SSD固态硬盘取代机械硬盘?机械硬盘厂商可以在它们的2.5英寸或者3.5英寸硬盘的PCB板的另一面焊接上自主研发的SSD主控、三星闪存和缓存,做成新一代机械硬盘和SSD的混合体延续机械硬盘的生命。未来三年时间,消费级固态硬盘在台式机电脑领域的地位大致和内存相当,作为一种提升电脑运行速度的重要硬件。
我们很难说谁能吃掉谁,它们还将继续共存。
推荐经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