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凤舞九天 硬盘厂家到哪里去了?
某年月日,一票编辑在热议《爸爸!我们去哪儿?》,原来当孩子他爹是这么得不容易,50元还得撕成指甲片来花,求红萝卜一根方知粒粒皆辛苦,可怜我等乳臭未干、尚未及父。但这不妨碍我们用同样的眼光去看待硬盘厂家之间的发生趣事,难道他们也有“父子”关系?
自世界上第一块硬盘诞生至今超过五十年,在机械硬盘最为辉煌的时候,曾有十余硬盘厂家,然而最终幸存下来的仅仅四家,诸如IBM、三星、日立等厂家去哪儿了?
追溯硬盘厂家的踪迹
在硬盘行业鼎盛时期,厂家纷争。在优胜劣汰的丛林法则之下,硬盘厂家也在寻找“爸爸”拼爹。它们或遭遇收购,甚至多道辗转,而收购它们的公司视若已出,这些公司换一种形式得以重获新生。
良禽择木而栖,最惨的硬盘厂家则如奄奄一息的弃儿,失去安身立命之所,其中就有令我们心痛的国产硬盘厂家。今天我们围绕硬盘厂家之间的收购展开“父子"话题,戏说它们之间在融合之路所发生的趣事。
2子不类父 西数遭架空成“太上皇”
它是硬盘史上最为庞大的收购案,更让人诧异的是,被收购的公司成为主导力量,差点让“太上皇”改名换姓,这点颇像唐太宗李世民和李渊的关系。这场收购案从诞生初期,厄运如同鬼魅伴随东家,它是让读者看后跌破眼镜的收购案。
西数如今太上皇的节奏
厄运一:犯太岁?遭遇日本大地震
2011年3月8日西数将启动收购日立硬盘业务的喜讯广而告之,孰料三天之后,日本遭遇“3.11”特大地震,日立硬盘生产遭受一定损失,西数出师未捷首遭厄运。
厄运二:神都龙王?泰国洪水来了
西数是硬盘行业有史以来最倒霉的厂家
7月初泰国进入雨季,始料不及的是泰国遭受50年一遇的特大洪水,洪水泛滥达5个月之久。西数不幸成为硬盘行业有史以来最倒霉的厂家,硬盘产能锐减、工厂停工、机器报废等噩耗接踵而至。
11月下旬,西数迫于硬盘产能压力,急欲收购日立硬盘业务,采取烈士断腕的办法,割舍主要业务换取欧盟委员会批准其收购业务。
厄运三:功归一篑?再遭紧箍咒
2012年3月2日,中国商务部发布公告,要求西数保留原日立硬盘业务的独立运营,即现在的HGST。此举彻底打破西数吞并日立硬盘业务的希望,在面临东芝和希捷的两面夹击,西数不得不做出抉择!
奶爸们多了,孩子跟着去哪。
看这妈多厉害!
结局:元气大伤的西数几乎拿出全部家当收购日立硬盘业务,组成西数集团。此时羽翼丰满的HGST力压西数,在董事局中占据多数席位,原日立环球存储总裁出任大当家,西数公司的总裁仍是原来那位。
西数和HGST两家独立运营的子公司组成“WDC西数集团”,西数负责消费级硬盘业务,HGST负责企业级硬盘以及2.5英寸笔记本硬盘业务。
3攀龙附凤 谁收购三星硬盘成驸马
网友们不止一次感叹:“希捷更弱,为什么不是希捷收购日立硬盘业务?”其实不然,落难凤凰不如鸡,西数遭遇三次厄运之后,失去竞争的根本,它落魄到手里只剩下钱。钱不是万能,尤其是皇帝女儿,她爸爸更有钱。
皇帝女儿不愁嫁,下面我们要说的希捷和三星之间的姻缘关系。美丽的公主殿下到了出嫁年龄,父皇为她挑选驸马。谁是公主殿下的菜呢?
三星和旗下硬盘业务的关系
希捷在泰国洪水期间同样遭受损失,所幸及早将90%产能搬到中国,躲过一劫。和日立硬盘业务有过多交集的希捷,和三星硬盘业务却有相当强的互补性。
和一波三折的西数收购案不同,希捷收购三星硬盘业务可谓天时、地利、人和,就连中国商务部也开绿灯,皇帝女儿顺利出嫁!
结局:2012年末,希捷和三星两情相悦,完成硬盘收购业务。希捷吸收三星硬盘的技术/产业,三星成为希捷长期的战略股东以及重要的商业伙伴。
孩子们有自己的事业,没有跟随父亲的脚步。美丽刁蛮的公主不再淘气,辅助夫君成就一代硬盘霸主;三星依然是那位豁达开朗的“父皇”,它有自己更大的事业,比如手机。
4龙生九子 各有不同:夭折的孩子
硬盘行业从鼎盛时期的10余家厂商,到现在仅剩4家厂商。在消失的硬盘厂商中,有两家中国硬盘工厂。这是我们自己的“孩子”,缺乏技术底蕴的“孩子们”很快陷入围城,直到它们消失都没能走出去,更崩谈“嫁人”。
国产品牌在主板发扬光大,为何硬盘不行?
长城硬盘:一度排名全球第二
在13年前,长城硬盘凭借小容量的产品打入进了低端消费级市场,向属于洋品牌天下的硬盘市场发起挑战,力图占据一席之地,更重要的是,它意味着中国人终于可以用上自己的国产硬盘了。
在2007年长城硬盘所占市场份额:计算机硬盘磁头的产销量位居全球第二;计算机硬盘产销量位居全球第五,国内第一;拥有国内唯一的一条完整的盘基片生产线,是世界第二大盘基片专业制造商,占据全球盘片产量20%的市场。
易拓硬盘:最多一年卖2000万块
易拓科技是11年前开始起步的国内硬盘厂商,和IBM同一时期的存储产品品牌,在几年前易拓仍有很好的市场缘,凭借一时过硬的做工而给国内的消费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在07年,经过合资改制的易拓硬盘产销量突破2000万台,客户遍布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国家赢得了众多荣誉。当时的中国易拓已是能与希捷、西数、日立、三星比肩而立的国际品牌。
深刻的教训:我们曾经拥有长城和易拓两大国产品牌硬盘,它们最终止步于硬盘技术的更新换代。即使我们富甲天下能收购日立或者三星硬盘业务,至多也就像长城和易拓那样昙花一现。
我们缺乏研发硬盘技术的顶级人才,完善的硬盘科研机构和体系,我们甚至没有7-10年的硬盘预研时间。谁在磁盘技术上落后,将面临淘汰出局的危险。
5产品参数对比
硬盘厂家去哪儿了?仅存的四大硬盘厂家,大多通过吞并其他规模较小的厂家,大鱼吃小鱼而来。比如西数集团,包括西数和HGST两个子公司。
推荐经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