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D的性能威胁HDD的生存,HDD赖以生存的仅剩容量。2014年,闪存依靠3D堆叠技术,其存储密度得以爆炸式增长,此举助SSD抄断HDD的容量后路。3D堆叠芯片技术最早应用于英特尔处理器,后者得以容纳更多的晶体管,同时提高处理器的性能。此前闪存芯片采用2D平面型NAND技术,临近存储单元的堆放密度极限。
■难抵诱惑 3D闪存能发扬光大么?
2D闪存和3D闪存对比
3D闪存目前仅且只有三星应用到SSD,其名为3D V-NAND技术,采用不同于传统NAND闪存的排列方式,通过改进型的Charge Trap Flash 技术,在一个3D的空间内垂直互连各个层面的存储单元,使得在同样的平面内获得更多的存储空间。
3D闪存使得SSD在容量上具备和HDD抗衡的潜力,进一步增强SSD的P/E耐久度,它最能激发存储容量,为SSD打开容量天窗,并且它在制造工艺上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没有闪存厂家能抵挡得住3D闪存的诱惑,2015年,东芝和美光尝试推出3D闪存,3D闪存将大行其道。
■要降低SSD价格 还得看TLC闪存
如果说3D闪存解决容量问题,不过更为复杂的制造工艺也意味着不小的成本,降价仍要看TLC闪存。随着配套TLC闪存的新一代Marvell 88SS1074、慧荣SM2256主控成熟,美光、东芝10nm级别TLC闪存将在SSD大规模应用,这将拉动SSD价格下跌20%。
依靠闪存厂家的自身强大技术,率先推出的840 EVO、闪迪至尊高速II均有不俗的性能表现,新一代TLC闪存的SSD的P/E寿命提高至1K-2K级别,其性能不亚于目前主流MLC闪存的SSD。
编辑点评:3D闪存和TLC闪存并不矛盾,目前已有3D TLC闪存应用于消费级SSD,不过它的生产工艺为20nn级别,其单位容量的生产成本优势还需要提高制造工艺方能突显。而10nm级别的2D TLC闪存借助更为先进的制造工艺,拥有更低的生产成本,这正是现阶段我们广大消费者所需要的,让SSD的降价风暴来得更猛烈一些吧。
推荐经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