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家角逐 迎接桌面海量存储时代
● 为什么要大容量
半个世纪前,第一款磁盘驱动器RAMAC由IBM所创,重达1吨,只能容纳5MB的数据,还要用到50个周长24寸的磁盘。如今,人们已经可以用小于1寸的硬盘,实现远超当年的容量。即使作为PC配件中进步最慢的一部分,硬盘还是在不太久的历史中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其中的关键性指标即是容量。
想想看5年前我们还倘佯在每个电影1GB不到的VCD里,现在的同样长度电影以1080p分辨率出现时已经在容量上翻了几十倍。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个人数字设备的广泛应用以及新兴的高清数字视频把爆炸性增长的各种数据塞进用户的电脑。无论是成为数字生活中心的家庭PC还是游戏玩家的GAME PC乃至企业近线服务器,都对快速可靠的海量存储有迫切需求,而高容量的硬盘驱动器在应用便利性和综合使用成本等多方面来讲,都是满足这些需求的最佳选择。
TB时代真正来临
● 1TB能做什么?
和目前主流桌面硬盘容量320GB相比,1TB是它的3倍,能够在典型的桌面PC平台实现8TB的最高容量(8个SATA端口全部配置1TB硬盘的情况),极大的提升了个人电脑存储能力上限。就单个1TB硬盘而言,也许用一组数字来说明更加直观:
512Kbps的ADSL连续下载185天
30余万张千万像素的数码照片
25万首MP3歌曲或2.4万首未压缩CD歌曲
400小时DVD质量的视频
120小时1080p高清视频
数字惊人,但我们也能看到数据本身容量增长的速度也十分快速,当1TB硬盘面对高清视频时它的容量就不显得那样夸张了,而这正是它的需求所在之一。
● 来自三个存储巨头的产品
对于那些极度渴望硬盘容量提升的网络P2P内容分享应用狂热者来说,07年末的今天是他们狂欢的时刻:在垂直磁记录技术引入桌面级硬盘1年半之后,我们终于迎来了全民化的TB容量时代,大量单个驱动器容量1TB的硬盘已经出现在市场上。
中关村在线存储频道此次收集了三款1TB桌面级硬盘产品,通过特性解析和详尽的测试,带给读者它们相同容量表面背后的不同,以期给近期购买顶级容量硬盘的读者一个参考。这些产品分别是日立环储(HGST)的Deskstar 7K1000、希捷(Seagate)的Barracuda 7200.11和西部数据(WesternDigital)的Caviar GP SE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