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硬盘产品都戴上了高级格式化的帽子,比如西部数据的1TB绿盘、希捷2TB Barracuda Green低功耗硬盘和希捷最大标准厚度的750GB Momentus笔记本硬盘等等,那么究竟什么事高级格式化硬盘呢?
什么是高级格式化?
高级格式化是国际硬盘设备与材料协会(International Disk Drive Equipment and Materials Association,IDEMA)为新型数据结构格式所采用的名称,它定义了硬盘介质上所用基本扇区大小的增长量级。新的IDEMA标准规定,硬盘扇区大小将从512字节变为4096(4K)字节。
硬盘行业正在经历一次变革。近年内,在存储密度大幅增长的同时,作为硬盘设计最主要因素之一的逻辑块格式化大小(也称为扇区)却仍然没有变化。
自2009年发轫,2010年加速,2011年力争成为主流,硬盘公司正在从传统的 512 字节扇区迁移到更大、更高效的4096字节扇区(一般称为4K扇区),国际硬盘设备与材料协会(International Disk Drive Equipment and Materials Association,IDEMA)将之称为高级格式化。
背景
30多年来,硬盘上储存的数据都要格式化到小的逻辑块中,这种逻辑块称为扇区。传统的扇区大小是512字节。实际上,现代计算机系统很多的设计方面仍假设硬盘扇区采用此基础格式标准。
硬盘介质上的传统扇区布局
传统扇区格式中包含间隙(Gap)、同步(Sync)和地址标记(Address Mark)、数据和纠错代码(EEC)部分。
上图Gap、Sync、Address Mark、ECC的含义是什么?
间隙(Gap)部分:间隙,用于分隔扇区。
同步(Sync)部分:同步标记,用于表示扇区开始处并提供计时对齐。
地址标记(Address Mark)部分:地址标记,包含可识别扇区号和位置的数据。还可提供扇区本身的状态。
数据部分:数据,包含所有用户数据。
EEC部分:ECC部分包含用于修复或复原读写过程可能受损的数据的纠错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