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黑客帝国》把计算机恐怖分子塑造成了超屌的英雄形象。一部《盗梦空间》又再次以访黑客的方式重新勾画人们脑海中对于“侵入”问题的误解。细数中国互联网二十几载,黑客到底在人们心里有多酷?
近些年来对于互联网病毒以及入侵事件的报道力度明显降低,一方面来看PC平台体质在耕升,互联网的安全措施也在层层加倍,一般小计量的“黑客”招数无法造成撼动。另外一方面从技术到消费者,对于病毒的危害程度重视程度仍不够认真,恰恰人人在脑海里都想学手”一招制敌“的本事,黑客,不光黑色披风很酷,他从开始就被塑造的飒爽形象已经难以改变了。
崇拜? 盘点十大黑客事件反思存储安全
计算机起源于美国,世界第一例病毒同样来自于其本土,早在60年代,当时美国一些技术开发人员闲下来时,开发了一种名叫“Darwin”的游戏,娱乐方式则是通过编写程序,输入到系统中运行,互相攻击直至对方平台瘫痪。现在看来这是最早黑客以及病毒的雏形,当人们用它做恶作剧的时候,没有想到有一天其会演变成一种灾难。
八零后难忘记忆:2000千年虫
千年虫,这是当时任何一个接触计算机的用户都会知道的系统漏洞恐慌,没错,是恐慌。当跨世纪的钟声敲响时,千年虫也伴随着2000的到来再次现身,这一次的毁灭性打击足以震慑了当时的互联网端的每一个用户。
千年虫简称“Y2K”,由于早期部分电子设备依然采用的是两位数十进制来表示,例如2000年简称00年,1988年简称88年等。因此这种老一代的发动模式则是以当系统进行跨世纪的处理运算时则会崩溃。可能很多80后朋友在当时只认为千年虫是病毒,但并不清楚其的发作原理,它不单单针对计算机,甚至延伸到电子表、计算器甚至出租车调价表上,从新闻到电台,一连串的播出报道让这场记忆锁定在了80后的脑海中。
在千年虫前,我国计算机用户并没有真切的意识到病毒的危害性竟然如此强烈,虽然千年虫并不算是病毒的一种,但类似这种打击性强烈的计算机漏洞,其蔓延程度波及到了几乎社会运作生产的每一个体系中,一天时间内可以造成多达百家公司停止运作。人们开始第一次对病毒的见解加深,配合《黑客帝国》中黑衣墨镜的衬托,这让病毒操纵者者化身为高智商,冷酷无情的伟岸形象,崇拜之情略高于恐惧。
结合今日的话题,加上媒体对于黑客事件的报道陆续减少,今天笔者将罗列近几年来十大黑客事件,以及历史上影响重大的黑客人物,有喜有忧,但最主要的是希望警惕消费者对于自身电脑安全意识的提高,黑客和病毒酷的不理智。(下文图片均来源于互联网)
知识扩充
黑客:精通各种编程语言和系统,泛指擅长IT技术的人群、计算机科学家。“黑客”一词是由英语Hacker音译出来的。他们伴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发展而产生成长。目前在全世界各地拥有合法的黑客联盟,共同探讨编程技术以及相互设计攻击程序,但以社会利益为基准,取向明确。
推荐经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