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存行业的剧变同样备受网友关注,经历2月份的尔必达宣布破产保护,再到4月份美光收购尔必达传闻。近期的市场反馈表明,尔必达破产后,内存市场供给趋于平衡,行情一片大好。那么变更频繁的内存产业、市场现状如何?
1、三大阵营形成 定价沉瀣一气
2012年第一季度内存芯片市场占有率
美光收购尔必达,以24%市场占有率跃居内存芯片市场第二名,领先于海力士的23.9%,小于三星的41.4%。台系小厂市场占有率为8.4%,主要依附美光/尔必达阵营。至此,内存芯片市场的三大阵营俨然形成,小厂低价倾销的乱象消失,形成统一的价格联盟。当然这对消费者来说不是什么好事。
2、高频内存淘汰落后产能 货源减少
SNB-E i7系列处理器支持最大64GB的4通道DDR3-1600内存
DDR4遥遥无期,今年英特尔新22nm处理器平台倒是近在眼前,新平台刺激1600MHz内存的需求。
1600MHz内存芯片无疑抬高了相关产业的准入门槛,因为该频率的内存芯片需要30nm或者更先进的制造工艺生产。目前仅有三星、海力士、美光、尔必达、华亚科技(美光与南亚科技合作)有能力生产20-30nm制造工艺的1600MHz内存。制造工艺落后的内存芯片小厂面临淘汰,内存芯片的供需将逐步走向平衡。
3、单条8GB内存逐步运用第二代小颗粒芯片
采用第2代小芯片的金邦单条8GB DDR3-1600内存,售价仅360元
第一代单条8GB DDR3-1333内存采用大芯片,目前中关村卖场出现第二代小颗粒芯片,1.5V默认电压下达到1600MHz。商家声称小颗粒芯片的单条8GB内存比大芯片便宜。
4、内存芯片合约价涨 现货难乐观
内存芯片合约价的每次上涨,几乎伴随着现货内存的价格同步上涨。5月惠普、戴尔拉动内存芯片的进货需求,5月的内存芯片合约价格上涨几乎成了定局。因此内存条现货价格不可避免上涨,具体就是涨多涨少。
推荐经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