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论:固态硬盘取代机械硬盘
正方:固态硬盘大幅跌价,业内人士指点江山称固态硬盘将取代传统机械硬盘,并举出“柯达因循守旧最后破产”的例子佐证。
反方:希捷CEO卢克佐说出“固态硬盘永远无法取代机械硬盘”的豪言。
部分网友认为卢克佐说的是狂言。实际上卢克佐这番话是说给固态硬盘工厂CEO们听的,我们需要分析他说这番话的动机和目的,支撑他说这番话的底气在哪里。固态硬盘能不能撼动机械硬盘的地位,则需要对整个存储市场进行剖析。
●市场
硬盘/闪存厂家2012年第一季度财报 | |
厂商(产业类型) | 季度总收入 |
希捷科技(传统硬盘厂商) | 44亿美元 |
西部数据(传统硬盘厂商) | 30亿美元 |
三星(闪存制造商) | 16.23亿美元 |
东芝(闪存制造商) | 15.74亿美元 |
美光(闪存制造商) | 6.79亿美元 |
海力士(闪存制造商) | 5.5亿美元 |
英特尔(闪存制造商) | 3.65亿美元 |
通过上叙统计,2012年第一季整体闪存品牌供货商营收为47亿9千1百万美元,仅比希捷科技略多。无论规模效应,还是营收,闪存产业均无法和传统硬盘产业相提并论。
泰国洪水导致机械硬盘价格暴涨,沉重打击整个IT制造业。假设固态硬盘遭受突发事件而严重停产,对IT制造业的影响却微乎其微。根据Thomson Reuters I/B/E/S的调查,固态硬盘市占率已遭希捷、西数等传统硬盘厂商的侵蚀。
机械硬盘市场的复苏,主要是因为硬盘价格下跌,容量大幅提高,容价比提升,同时单碟1TB技术提高50%的硬盘性能。
●应用
(图) 2011年中国固态硬盘市场不同容量产品关注比例分布
在台式机市场领域,机械硬盘可以独立完成存储任务,而60-128GB固态硬盘暴露出性能有余,容量不足的毛病。此番固态硬盘降价,用户购买60-128GB固态硬盘主要作为系统盘使用。
在笔记本市场领域,单碟500GB技术帮助2.5英寸机械硬盘急速扩张市场份额,对固态硬盘造成冲击。在强调便携性的电脑设备,比如超级本和平板电脑,固态硬盘则强势压制机械硬盘。
●关系
固态硬盘和机械硬盘并不是水火不容的关系,它们恰恰是互补的关系。“存储”顾名思义,其首要任务在于增加容量,其次是提高性能。传统机械硬盘突出超大容量,强调容价比;固态硬盘的强项在于其性能,突出性价比。
综上所叙:机械硬盘与固态硬盘优劣互充。机械硬盘在2012年的显著特征是容量翻倍、价格回落,提高性价比和容价比的机械硬盘又是固态硬盘的温柔敌人。不但闪存行业面临内存转产跨行业的竞争,就连固态硬盘产业还得面临跨行业的竞争,并且所受威胁更大。
那么固态硬盘的真正敌手是谁?
推荐经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