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硬盘的构造原理和SD卡、优盘同出一辙,技术准入门槛低。业界人士普遍担忧固态硬盘沦落为第二个优盘市场,伪劣产品泛滥,最后利润摊薄,和内存产业一样难以为继。这也是OCZ、三星积极发展自主知识产权主控的主因之一。
●行业
固态硬盘和优盘、SD卡工作原理类似
恰恰是机械硬盘的准入门槛极高(机械硬盘的精密程度仅次于CPU),发展数十年后,实际仅剩希捷和西数两大巨头。
2011年三星硬盘业务和希捷科技联姻,双方交换股份组成联合体,无论是希捷还是三星,均互相渗透到各自领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三星未雨绸缪,断然不敢脚踏一只船。
●困难
闪存类型 |
单元结构 |
耐久度 |
单颗容量 |
读写速度 |
SLC |
单层单元 |
10万复写次数 |
64GB(max) |
快 |
MLC |
双层单元 |
2-5万复写次数 |
128GB(max) |
比较快 |
TLC |
三层单元 |
1-3万复写次数 |
192GB(max) |
一般 |
随着制造工艺的提高,闪存的密度发展的同时,还面临速度和耐久性的矛盾。随着制造工艺的提高,闪存的耐久性正呈反比地下降,比如,从SLC单层单元、MLC多层单元闪存、TLC三层单元闪存,耐久性却是1/2到1/3再到1/4的下降。
固态硬盘发展到一定阶段,大致到了2TB阶段,面临制造工艺、性能、容量、耐久度四者难以调和的矛盾。现阶段1TB固态硬盘已开始出现容量上去,耐久度不足,性能下降的尴尬局面。
●出路
希捷科技/西部数据2012年第一季度财报 | ||
希捷科技(NASDAQ:STX) | 西部数据(NASDAQ:WDC) | |
硬盘出货量 | 6100万块 | 4420万块 |
季度总收入 | 44亿美元 | 30亿美元 |
净利润 | 11亿美元 | 4.83亿美元 |
每股收益 | 2.48美元 | 1.96美元 |
行业、跨行业、同门业者之间险象环生的激烈竞争促成固态硬盘价格大幅下腹。固态硬盘的短期出路:降价、提性能、扩大容量。
传统机械硬盘产业也并非铁板一块,面对SSD固态硬盘的紧逼,希捷、西数、日立三大传统硬盘厂商均推出企业级SAS 12Gbps固态硬盘。业内人士普遍对三大巨头占领技术制高点的做法搔之以鼻,认为象征意义多过实际意义。不过希捷、西数、日立均迟迟未在消费级市场发力,也表明了他们并不希望固态硬盘影响机械硬盘业务。
推荐经销商